- 帶在線測皮和校準的雙帶秤
- 桁架式密封皮帶機
- U型螺旋
- 失重稱和料倉
- 全密封定量給料機
- 除塵器
- 食品級密封皮帶秤
- 收成斗
- 失重秤(皮帶出料)
- 密封定量給料機
- 定量給料機(陣列式稱重)
- 包膜油系統
- 更多>>


![]() |
|
|

轉子稱工作原理及維護概述 |
發(fā)布者: 點擊:1368 |
一、作業(yè)原理
喂料轉子秤是采用重力計量的水平轉子的操作原理,散狀物料直接從倉內卸到轉子(分格輪),帶入稱重區(qū),計量調理后直接進入氣力運送管路,然后由羅茨風機提供的運送空氣運送到工藝進程中去。
稱量軸A—A跨越物料出入點,氣力管道和轉子的懸掛軸承.它可以使壓力波動造成的反響充沛得到補償,并使物料的計量成果不受影響。無論什么時候經過轉子稱重區(qū)的物料都由稱重裝置F計量下來。物料重量及其所在的方位都儲存在秤的操控系統內.在物料卸出之前即已知道轉子各部位的荷重狀況。為了盯梢給定值,物料在卸料點場所要求的轉子角速度也已預先計算出來,但并不馬上調理,在這些物料到出料口前0.4秒時才調到需求的速度.經過這種預期操控原理,轉子秤可對任何波動給予校對,完結很高的精準度。
二、日常維護
1、每三個月查看并調整轉子空隙
2、驅動軸光滑密封,每周5毫升
3、油阻尼器換油,每二年一次
4、驅動軸軸承光滑,每年一次
三、轉子殼體的組裝
1、整理和光滑O形環(huán)及O形環(huán)的表面。
2、將3個定位螺栓放在原始方位上,即調查孔的右側,每隔8個孔放置一個。
3、將3個調整螺栓放在定位螺釘之后的第4個孔內。
4、將帶有傳動裝置的下部殼體導入支承結構。
5、緊固提高元件叉形頭上3個拉力帶。
6、均勻起動提高元件,將下部殼體提起。留意上部殼體內的轉子不要歪斜。有必要將定位螺栓裝入下部殼體的法蘭內。
7、將新的M24×1.5的自鎖螺母旋在定位螺釘和調整螺釘上面,并在下部殼體上擰緊。該空隙可從每個定位螺栓旁邊的調查孔用一個塞尺測得。
8、將墊圈放在3個黑色的調整螺栓上面,然后用手擰緊剩余的定位螺母。
9、從提高元件上取下拉力帶并從下部殼體上卸走。
10、將斜撐桿和橫向支撐復位到支承結構上。
11、緊固導輥以防旋轉。
留意!導輥方位如有變動會導致丈量誤差。
12、將剩余的M20螺釘至少擰至松動量為1mm,留意不要擰緊!
13、連接下部殼體的油管。
14、從頭接好傳動裝置的電氣連接件。
15、將下部殼體上進氣管的三頭法蘭復位。
16、留意一切管道和電纜有必要垂直經過稱重支點。
17、轉子空隙的設定見留意!在完結2.1—2.8項的維護和修理作業(yè)后,應按照相應的說明將設備從頭調零。
四、轉子空隙的設定
為確保突發(fā)料流的灌入安全,有必要精準設定轉子的空隙。因為物料從轉子空隙流過會發(fā)生磨損,所以小的空隙還能提高轉子和密封板的使用壽命,減小磨損。
1、轉子在停止狀態(tài)下的空隙檢測和設定
?用一把塞尺從調查孔丈量空隙,并用定位螺栓上的定位螺母將空隙設定在0.20mm。擰緊M24×1.5的定位螺母:
用下部的六角體SW46設定空隙,并用SW50的螺母擰緊定位螺母。在擰緊定位螺母時應將下部SW46的六角體固定在應有的方位上,并緊固SW50的活螺母,以防止空隙改變。(緊固扭矩200Nm)。
?封閉調查孔
?調理調理螺栓;
用手將M24×1.5的定位螺母擰在調整螺栓上,直至觸到設備上。當螺母固定后應能用手移動墊圈。
按上述說明牢固定位螺母。假如今后設定的空隙加大,有必要首先松動調整螺栓的定位螺母,然后按要求進行調整。
?將18個螺栓固定,保留大約0.4mm的空隙。
留意!這些螺栓不要擰得過緊!
2、設備運轉中的轉子空隙設定(不帶物料)
查看轉子的旋轉方向。
正確的旋轉方向是:觀看轉子時為逆時針旋轉。
將電動機的轉速設定在約1000rpm,并旋轉幾分鐘
丈量電動機的電流輸入(現場操控箱的端子-X3:4)。
一個接一個地擰動3個定位螺栓縮小空隙,同時不斷地
調查電流的輸入。每次設定之后應等候轉子旋轉2-3轉。
確定電流輸入添加之后(即較窄的空隙),將定位螺栓
上的定位螺母回擰1/8轉(=0.18mm)并緊固。
按№.3.1說明牢固定位螺母。
封閉調查孔。 一切螺栓的進一步固定按№.3.1項進行。
3、設備運轉中的轉子空隙設定(帶物料)
參照以上辦法經過丈量電動機電流亦可在操作進程中設定轉子空隙。進行這一步有必要切換到手動操作(定量操作)。一切螺栓的進一步設置先將轉子上平面與上部密封板之間的空隙設定在大約0.5mm。
|
上一頁:轉子秤的形態(tài)簡述 下一頁:螺旋秤的種類闡述 |
![]() ![]() |
相關新聞
螺旋秤的結構組成以及工作原理 | 失重秤的材質與適用物料 | 失重秤在化工行業(yè)中的應用 |
失重秤的原理與主要組成部分 | 螺旋秤的設備原理與結構 | 失重秤的工作原理以及組成 |